李小飛分類下的所有日志黑澤明以日本戰國為背景的史詩片《影子武士》獲戛納最高大獎,于是成為東方史詩電影的代表,而以中國戰國時代為背景《刺秦》沒有得到國際電影節的認可(僅獲戛納最高技術大獎),于是國人更加相信,這是一部爛片但是,又有什么關系。誠如《刺秦》的主題之一,勝負并不是表面上看來的那么明顯,而時間則會證實一切在一切都向前看,節奏越來越快,價值越來越成為一切的主宰的時代里,這樣的電影大概是不會再有了。如果說《臥虎藏龍》是優雅而精致的中國文化時代的展示,《刺秦》則可以說是那個混沌初開,但卻充滿生機和坦蕩的中國文化的時代的最佳代言。對于中國那段歷史,那段文化而言,幸有《刺秦》當時的國人無法接受《刺秦》,原因之一,大概是從影片的人物身上看不到古人的風雅,公司宣傳片拍攝反而好似一群小丑。《刺秦》中有很多小丑,很多小丑式的行為,但實際上,那些小丑似的行為的背后,卻很多正是君子,是大丈夫的靈魂。也正因為如此,他們才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儀表如何。如同天下聞名的刺客荊柯,可以在燕市上編草鞋,可以受愴夫胯下之辱,可以整天洗衣,眾國士罵他只能做婦女之事,他渾不理會。因為他內心有著強大的自信和精神力量,而不像現代的我們一樣,需要靠別人的目光和評價來求得生存的動力樊于期送頭顱給荊柯,只淡淡說:好東西,還是得送給朋友。然后兩人如頑童般嬉笑打鬧,全無豪言壯語,感激囑托,盡是心照不宣《刺秦》中的每一個人,都不是用軒昂的外表,或是什么冷酷深奧的言行,來令別人尊敬或者害怕。恰恰相反,正因為他們內心有足夠的力量,所以更加不需要這些似乎是必須的儀式王志文演的嫪毐也是小丑,流落異國的鎮遠鐵錨見證甲午戰魂組圖!但骨子里仍然是大丈夫,是為家庭忍辱負重,委屈求全的人,他最后的接受燕丹的請求造反,也只是為了不讓“兩個兒在宮里藏一輩子”。當贏政看到真相后,他馬上就換了一副面孔,不再是一個小丑了,當失敗被擒之后,他所想的也只是“不殺我的門客,我就降!”這才是真正的高貴。甚至連戰國時代的小孩子都是如此坦蕩,被抓后店家問偷了幾回,很干脆地回答:偷了好幾回了! 潘長江與趙本山都在片中演出,潘演獄吏,趙演高漸離,這一熱一冷的兩種幽默風格的小品演員,雖然都以搞笑為職業,在陳凱歌看來,也有高下之分。前者的搞笑上竄下跳一如小丑,后者則有著冷眼看世界般的民間智慧《刺秦》里也有表面很堂皇尊貴的人,像燕丹,能喊出“五步之內,燕丹的血就將與大王的血流在一起”的壯語,但骨子里,卻恰恰正是小丑。未墮落前的贏政看他看得極準:這件事(統一天下)總是要有人做的,不是我,也許就是你燕丹從頭至尾,都是一個郁郁不得志的跳梁小丑。而且讓人看到,若是最終權力斗爭的勝利者是他,以他病態乖戾的性格,以他一時心情不爽便拔劍殺部下的偏狹,只怕比贏政更加殘忍暴戾,誠如陳凱歌在《少年凱歌》中寫到的:如果當一個人弱小時還不能憐惘弱小,又能對他將來的強大指望些什么呢?要知道很多丑陋的事情我們沒有做,并不是因為我們心靈純凈,而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那樣的力量去做,或者沒有被放到那樣的舞臺之上還有燕國的國士們,大呼“士可殺不可辱”,秦舞陽逼死恐懼中的燕國少年劍士,但到了真正登上咸陽大殿的時候,卻嚇得體如篩糠荊柯問樊于期:燕國的國士去殺秦王,行不行?樊于期一眼看穿了他們囂張外表下的虛弱,答道:不行。因為“喜怒形于色”非內心有強大的信念和人格力量,非對人性歷史的本質有很深的理解,不可能這樣來拍攝電影識破嫪毐和母后的私情后的那一幕最是傳神,明明已動了殺機,卻還要向母親親熱熱的告別,用親情來做自己的掩護。轉過臉來,隨即殺了母親的孩子,將母親流放外地,永不相見戰國時代,身逢亂世,到處都是絕望景象。嫪毐的門客被包圍鎮壓時,是生命盡頭的絕望。邯鄲城破時,是國族淪亡的絕望。在秦軍的大屠殺中,人們血流成河,則是個體的絕望。所有人都處于絕望之中,即使是勝利者贏政也活在恐懼中,“現在,我也害怕了”贏政為什么變得殘暴不仁,不過因為恐懼——恐懼權力的失去,恐懼從巔峰摔下那個時候的陳凱歌,還有著純屬于自己的勝負價值。在電影中,秦王勝了,但從人格的角度,他卻是徹底的輸了,而《刺秦》想要說的是:后者重要,前者并不重要秦王的勝利是以失去一切為代價的,他失去了母親的愛,失去了愛人原本對他的尊敬,他親手殺死了父親,滅掉了實際上是自己的家族,他殘暴嗜殺,失掉了全天下人的心。最后他詐還斷劍,輸掉了最后一點點人格尊嚴。到最后,一個美軍飛行員輪回轉世的真實故事。他只能用那句連自己也早已不相信的“一統天下的大愿”來麻醉和欺騙自己身居高位的人,哪一個不是寢不安席的,影視視頻制作恐懼著權力的失去,我自己便曾見過這樣的大人物,在和全家人吃年夜飯的時刻,也仍不忘勾心斗角,虛虛實實而站在他對面的荊柯,在電影中輸了,但他在人格上卻贏了,贏得了千秋萬世的尊敬。昔時人已沒,今日水猶寒好萊塢大片的的氣勢如虹,常令有人對特效有微詞,公司宣傳片拍攝也有人預言說電影必將亡于特效之手。實際上好萊塢電影固然有著愈發粗制濫造而招人待見的趨勢,但并不能說特效是罪魁禍首。繪畫時代的作品,像《最后的審判》,《創世紀》,很多的宗教畫,以現在的眼光來看,其實也就是繪畫時代的特效大片,而今天卻沒有人說它們殺死了繪畫藝術。對于好的電影藝術家來說,特效實際上應該是一支畫筆,應拿它去畫點什么,而不是只想著炫耀它的神奇。大型西藏紀錄片西藏全6集 漢語普通話 標清紀錄。以特效來當作畫筆而非神筆的,攝影用光知識普及 讓鏡頭迎著太陽,西方成就最高的當是《指環王》,之前則有《賓虛》和《十誡》等,東方要找一個代表,在我看來要數徐克的“蜀山”系列所謂“蜀山”系列只有兩部,1983年的《新蜀山劍俠》(亦稱[蜀山]),和盧卡斯1977年的《星球大戰》有著很大的關系。影片開始洪金寶和元彪演的兩個小兵,打了又吵,吵了又打,很有喜劇感,而且一胖一瘦,不知道是不是在向黑澤明的《戰國英豪》致敬——《星戰》里的兩個機器人就是出自這部電影,而《新蜀山劍俠》又是推崇黑澤明的徐克對《星球大戰》的回敬,影片甚至請來了《星戰》的特效師,不同的是在香港拍特效大片純是白手起家,毫無基礎,而《蜀山》也奠定了香港特效工業的基礎,使之水準突飛猛進《蜀山》的背景是斗與亂,主題則是消除歧見與仇恨,和平共存。我們今天看這樣的主題,似乎有點虛無飄渺大而無當了,但你如果想到,拍《蜀山》的時候,還是庫布里克因為怕打核大戰躲在英國不敢回去的冷戰年代,對此也就不會奇怪了,何況徐克還是因為全家躲避越戰戰亂才來到香港的,骨子里有很深的亂世情懷。所以電影里洪金寶就會說:我們不過是這身衣服不同,還不一樣是人?這話在今天聽,仍舊有微言大義的味道《蜀山》最大的成就在于其美術和視覺方面。徐克的創作天馬行空,對待美術的態度也是。同樣的美學大師胡金銓,像他的《龍門客棧》,研究歷史的人說,那幾乎就是明代的克隆,一桌一椅一個符號都有考證,看這部片就相當于坐時空機回明朝旅游了一回,但《蜀山》的態度就相反,它的很多元素也有考證,但最終是打散重構的,只是用來刺激想象。軒轅神殿和瑤池仙堡兩場重頭戲,里面看得到許多中國文化元素的組合,如敦煌壁畫,龍門石刻、編鐘、篆字、地動儀、周漢唐等風格的雕塑等等。而兩個場景不同的意義,也給予了徐克以很大的創作空間,賦予其不同的意味。軒轅神殿,代表混沌未開,神魔共處的年代,而此處又是邪魔的老巢,因此在整個色調和氛圍上,都是陰郁有濕氣,在雕塑圖案方面有很多對商周藝術的借鑒,因為那一時期的圖案有著非常明顯的對神明的敬畏,人的力量則很小。而到了瑤池仙堡,在風格上就完全一變。主要的借鑒的藝術是在漢唐,且有佛教色彩,那一時期已經回到人文主義,人開始認識到自身的力量,藝術也變得溫暖和古典,這是徐克和影片的美術指導張叔平眼中的仙境世界。影片的造型也相當有特色,丁引第一次出場,白衣飛天,可說是神仙之姿,兩柄劍一黑一白,均鐫刻書法,古意十足。林青霞飾演的瑤池堡主,算是東方不敗之前林青霞最好的一個造型了《蜀山》雖是奇幻電影,但也有科幻的意義,畢竟徐克和盧卡斯還是校友。《蜀山》中有一個意念,講人類的起源是什么,為什么人會有爭斗。本來的設計是用影像做暗示,暗示人類是更高級的生命創造的(這和庫布里克的看法一樣),盤古女媧這類的神話人物,實際上是古代人對他們的認識,并在人心中創造了正與邪的對立,使之爭斗,直到打到世界大戰,繼而星球大戰,這個高級的生命就會出現,把一個任務交給人類。但最終沒有使用,只延用了正邪對立的概念。徐克曾說,很多現在已知的認識都曾經是未知的,因此兩部《蜀山》中都有神界與人界的分別,神魔在天上打,人類在地上打,這個也很有深意,既象征著人類的視角是如此的狹小和不足道,爭斗甚至奮斗的意義都很小,但也正因此,人才要努力掙脫這個束縛,去認識廣闊的未知世界,如大友克洋所說:科學是為了解開宇宙的謎。而聯想到中西文化中都有神造人之說,都有天界的設定,想到“天上一日,地下一年”,就更加感覺得未知的可怕時隔二十年后,徐克再次拍攝《蜀山傳》,回敬《星戰前傳》。《蜀山》和《蜀山傳》,首先兩部片的質感不同,因為一個主要是用模型和土法特技,另一個主要是數碼特效。兩部片最大的成就都是在視覺方面,但經典性方面《蜀山傳》不如《蜀山》,這首先是因為林青霞、鄭少秋這一代演員,要好過鄭伊健、古天樂這一代。但更大的變化,是整部影片的態度不同,使得兩片的整體氣質大相徑庭。《蜀山》跳躍,而《蜀山傳》沉穩對《蜀山傳》的評價有一句最好:徐克在拍《蜀山》時,是元彪的,即后輩的視角,自信長江后浪推前推,而到了《蜀山傳》,已經是白眉的視角,感嘆后繼無人。所以《蜀山》中鄭少秋對元彪說,“趁著良知尚存,躲到深山里避世去吧”時,元彪則反駁說,“只要人人盡力,天下一定能夠太平的!”而《蜀山傳》中的白眉則最終飛升去了另一空間,是以非常高遠的視角看這個故事。對于《蜀山傳》的主題,徐克說是講“永恒”,講一個人得到“永恒”之后的種種心境,所以影片中有對玄天宗在愛人、朋友死去時,孤獨地飄浮于宇宙之間的表現徐克在色彩運用方面真的很像梵.高,這一點甚至超過同樣用色濃烈張揚,以梵.高追隨者自居的黑澤明。黑澤明的彩色片,如《亂》,相當中正,仍是一種壯美,而《蜀山傳》的很多畫面都好像是在燃燒,這實際上更接近梵.高那種近乎于失控的靈魂。這也是《蜀山傳》最大的成就所在,在于創造了一個文字難以形容的,御劍飛仙、神魔分立的世界,即使你完全不認同影片的故事,《蜀山傳》也絕對是一部不應錯過的電影斯皮爾伯格說,“我對于宇宙中的星球總是那樣向往,我總想起飛,飛離我們的這個星球。我的童年稱不上快樂,所以我一直在找尋一種逃離的方式。”所以后來有了他的那些科幻電影。從古代那些描寫過天外世界的浪漫主義詩人如屈原,李白,一直到今天的盧卡斯和徐克們,其實他們都是一樣,都是把未知世界看的比已知世界重要的人。而對未知世界的探求,實際上也正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與進步的最原始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