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筆柴靜用紀錄片驅霾紀錄片常被人們認為是小眾的,科學傳播也往往不待見,這讓我想起了“李約瑟之謎”。近日,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問題研究奧斯卡揭曉了,影視視頻制作國人多關心劇情片,很少關注紀錄片。前幾年,有一部由前美國副總統戈爾主演的紀錄片《不可忽視的真相》榮獲奧斯卡獎。這是一部討論地球變暖的科技環保類紀錄片,戈爾也因此及一系列環保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。柴靜能否有此榮幸先不說,但柴靜這部紀錄片的風格確實有《不可忽視的真相》的影子。也是以個人講述的方式,但柴靜的講述能力無疑比戈爾更強。娓娓道來之中,卻是撕心裂肺的殘酷事實。這讓我想起另一位女記者史立紅拍攝的環保紀錄片《喚醒綠色虎》。然而,柴靜的紀錄片不止于科學傳播,也不止于環境保護柴靜關注環保已久,我曾經看過她寫的《我為什么不愿意再回山西》,評論電影三槍拍案驚奇。訴說她童年的陰霾。但引述靜如此認真扎實的調查要得益于她在《新聞調查》多年的歷煉,柴靜如此深入淺出的思想表現力得益于她的老師陳虻,她清楚的記得剛進央視時的一幕:一位記者向陳虻抱怨,思想?我媽不懂。陳虻隨即擺了三樣東西分別代表:你媽、思想和你。他教導說,思想沒錯!你媽(代表觀眾)也沒錯!是你錯了,是你沒有用電視語言把思想很好的傳遞給你媽。科學和思想是抽象的,但在電視傳播中一定要轉換形象生動的語言。國人不僅需要人文情懷,還需要科學精神。時代不僅需要歌功頌德,也需要針貶時弊。為什么西方觀眾喜歡看科教類紀錄片,不能簡單歸結于國民素質,還要看紀錄片人有沒有用心去拍攝,用科學的態度去傳播。為此,柴靜不僅使用大量觸目驚心的事實和觀察,而且使用動畫和大數據。寓思辨于形象之中,寓觀點于切膚之間。我始終認為,優秀紀錄片也可以做得好看的,如《舌尖上的中國》;優秀紀錄片還可以是有力量的,如《大國崛起》近年來,我國紀錄片有了較大發展,但類型品種還比較單一,尤其是科技類紀錄片與國外相比還是一個薄弱環節??平填l道理應肩負此任,但觀眾見到的是《百家講壇》的故事會,《走近科學》的裝神弄鬼,少有扛鼎之作。一部《互聯網時代》出于央視二套,而《穹頂之下》正如一位央視記者所說,曾經的央視人柴靜沒有把這個心血之作交給老東家,而給了人民網和優酷。難道此類紀錄片不適合傳統主流媒體嗎?如果是這樣,請把“主流”二字拿掉好了。在互聯網時代,紀錄片屬于新興媒體,屬于公民社會,屬于觀點傳播。人民網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關于轉基因,關于霧霾,我們有很多問題要問,但很多時候難以找尋到相關資料,缺少權威而客觀的解釋。柴靜們所做的事恰恰滿足了公眾的這種需求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我們希望能出現更多的柴靜、崔永元來做類似的調查,普及知識,答疑解惑。李佳佳Audrey崔永元自費百萬調查食品安全、柴靜自費百萬調查空氣污染,事關每一個人,他們替你我做了。沒有探求真相的渴望、付諸行動的決心、堅持不懈的能力,一定做不下來。我覺得這事對新聞行業太具意義了:平臺不再重要,公民角色崛起,文宣相形褪色。我們總是嚷著新聞到了死胡同記者都拿著工資干什么去了。不是新聞死了,也不是記者傻了,是我們的心,很久沒有這樣站在歷史的長河邊上扣問人性有人會問,制作這樣一個視頻,有多大成本?柴靜說她個人出資100萬,那是她作為一個知名記者的制作成本。如果完全從商業角度,一個合格的懂得控制成本預算的制作人,會怎樣測算這樣一部影片的成本?成本由哪些部分構成?柴靜的視頻是采訪+調研同時進行,甚至在采訪中就要開始撰稿以及隨時調整紀錄片的呈現思路,因此,貫穿她采訪全程的一項重要支出就是差旅及拍攝人員的勞務費——不要小看這筆費用,柴靜為此攜團隊(按照字幕上有幾號人吧)去了洛杉磯、倫敦,中國的幾個城市如山西、唐山,再加上北京奔波于北大清華中科院以及各種政府機關……加起來不少呢此外,為了拍攝出更好的效果,實現更好的制作水平,很多情況下,制作人必須提前來勘景:事前必須到未來可能拍攝的地點進行勘察了解,熟悉當地的空間以及影像、聲音上的可能性,為后續的拍攝預作準備。因此,這些差旅費有可能是多次的。在常規紀錄片中,如果涉及明星等一次性出現的人員,為他們多次勘景是家常便飯影片里出現了兩次動畫演示視頻,它的制作成本約十萬到十幾萬不等,也有動畫視頻按照分鐘計算費用,這個費用在制作成本中屬于硬性開支,因為它屬于另一個外部團隊制作(哪怕只是幾個人的小團隊),我們管它叫做外包,靠公益可能在一部分上削減成本,但商業環境下,為保證質量,不太可能將成本減至零類似動畫,只要是這種紀錄片中嵌套了完整的視頻,都可能需要這樣的成本。不過,柴靜倒是個聰明的制片人,盡可能不用動畫的地方她都沒有用,比如開頭的數據羅列,她完全用圖片+Keynote 效果演示的方式就搞定了值得一提的是,動畫片中有左小祖咒的配音,這肯定是友情贊助了,雙方都可以借助彼此的品牌營銷,是互利的事情,但是商業環境下,這樣的客串也是需要成本的授權費,這也是極其可能被忽視的一筆費用。電視臺、影視節目制作中心都會購買這些授權庫,而電視劇、電影中的這些素材,通常要聘用專門從事這些創作的人員(比如配樂)創作,并支付其費用這次影片的放映平臺并非獨家網絡,但是點擊數據結果呈騰訊一家獨大的局面,一方面是依托微信發酵,另一方面騰訊視頻的立體式推廣也起到了不少作用。商業狀況下,推廣當然有成本,成本還得根據具體的影片來定。不過,柴靜此次沒有做任何線下宣傳,完全互聯網線上的推廣,也是一種省錢之道這樣盤算起來似乎真的有很多項成本,而通常紀錄片回收成本的方式只有出售成片和在其中獲得贊助植入,顯然,這兩者都不是公益者的選擇。因此,柴靜說只花了100萬,從制片人的角度講,她真是蠻省的!而且這些錢都用到了影片的制作目的上——完成度很高顯然,商業角度下這樣的影片拍攝不可能只有100萬,柴靜可以100萬解決不見得你能100萬解決,光是溝通成本就會很高——可見找到一個認真靠譜和負責的制片人真的很重要,也要了解這些構成,合理地監督沉寂了一年的柴靜通過互聯網推出了其公益之作《穹頂之下》,聚焦大眾熟悉又陌生的霧霾問題,成為2015年首個傳播最廣、影響最大的現象級視頻。在這次事件的傳播中,視頻網站成為最重要輿論策源地,其中騰訊視頻成為這次事件的最大推手。影視視頻制作憑借立體化傳播和全平臺優勢,其視頻播放量迅速突破了8793萬,占據全網近75%的流量,創全網第一。柴靜《穹頂之下》視頻上線后,騰訊網第一時間在首頁首屏推出了新聞和視頻鏈接,并開設了新聞專題進行深度報道,同樣騰訊新聞客戶端也在重要入口進行了推薦,并通過專題的形式對新聞要點進行了差異化分解,方便用戶快速全面地觀看。而在視頻移動端上,騰訊視頻不僅在首頁首屏設置了觀看入口,而且為了方便視頻用戶的瀏覽體驗,對視頻標題進行了解讀,即“記者柴靜歸來 多個污染現場實地尋找霧霾根源”,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用戶點播觀看的動機。除了常規性的傳播武器,騰訊網還運用了微信這一覆蓋用戶最廣的核武器進行傳播,通過微信新聞帶出視頻進行播放。這種海陸空全平臺作業,通過一體化的新聞社交方式進行傳播,進一步擴大了柴靜紀錄片的影響力。這也進一步說明,在信息過載時代,稀缺的、優質的嚴肅內容具有強大穿透力,一旦與最強大的社會化傳播平臺結合,它可以迅速穿透平臺鉗制,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海中瞬間脫穎而出最后,柴靜《穹頂之下》這一事件傳播熱潮背后的冷思考也值得玩味。在傳統視野里,視頻網站大部分是電視劇、電影、綜藝等娛樂類內容,娛樂化似乎就是視頻網站的唯一目標。然而騰訊視頻運營的這次柴靜紀錄片傳播事件,沒有把它做成一個娛樂事件去迎合大眾,而是本著嚴肅的態度去引發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。據了解,騰訊視頻籌備的大型網絡出品劇《霧區》也將在今年上線,其目的同樣是通過詮釋霧霾的危害,呼吁大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,這一做法與柴靜做的事情不謀而合。這些都讓我們驚喜地看到,視頻網站不只可以娛樂用戶,而且還能聚焦民生,去引導大眾關注公益的社會價值,成為社會正能量的策源地。綜合看來,影視視頻制作在公益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層面上,視頻網站還可以做得更多“我們怎么辦”是有路可尋的。從英美的治理經驗可以看到,發生過“大煙霧事件”的倫敦當時的污染比當下中國更嚴重,Discovery探索頻道之赤道系列 Equator全6集 漢語普通但在治理污染的前20年,污染物下降了80%。發生過嚴重“光化學煙霧”事件的洛杉磯,車輛比上世紀七十年代增加了3倍,但排放低了75%。就象解振華主任所說,人類的教訓和經驗放在那里,證明污染可以解決,而且不必那么久,中國已經承諾2030年左右碳排放到峰值,碳排放與霧霾同源,有協同減排效應,這個峰值的倒逼,意味著未來只能向綠色、低碳、循環經濟的方向去,不走唯GDP道路,整個國家的治理體系、能源戰略、產業結構都會隨之改變,會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,未來的創造者是抓住先機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