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談四周虛中間實的拍攝技巧和應用附通知人們在拍攝時,通過鏡頭取景,其實就是咱們小時候學物理中的小孔成像原理。然而成像的圖片中,畫面出現虛虛實實。這有虛有實的現象,是因為通過鏡頭被攝物在成像時,由于像差緣故,企業宣傳片制作其清晰的范圍有限。這個清晰的范圍,攝影理論中稱其為景深。隨著攝影技藝的發展,人們的藝術欣賞也不斷起著變化。人們發現,虛虛實實,不僅具有美感,還能突出主體。攝影師們開始運用景深產生的虛和實,來進行攝影創作去年春上,俱樂部的一位“樂友”在參加一次采風活動中,領隊老師要求參加者每人交“前面實后面虛”、“前面虛后面實”、“前后虛中間實”三張花卉照片。我覺得這個提法很好,并慨括成拍花的“三虛要領”,并在本俱樂部推廣實踐。隨著采風活動的開展,我也及時在博客上進行總結,編發相關理論文章,用理論來指導“樂友”們的拍攝實踐,并能熟練地運用。影視視頻制作如《談談花卉拍攝的“三虛”要領》2015 07 31;《談談圖片畫面中的虛和實——“景深”的運用》2015 08 05;等一年來,“樂友”們在實踐中也認識到,不僅拍花卉,就是拍風光、人像等題材,都可以運用“前實后虛、前虛后實、前后虛中間實”的“三虛要領”來創作攝影需要不斷創新,俱樂部的“樂友”們在攝影技藝的提高中,夯實軍休中心行風建設創建方案。也接受著新的理念,欣賞著具有新意的圖片今年春上,“樂友”們到海棠花溪采風,“樂友”老崔運用虛化的前景拍攝的海棠花和人像照,有一種蒙眬的感覺,引起“樂友”們的興趣,紛紛效仿,我稱其為“崔式模式”(如圖2 3)。接著在此后的到植物園拍春花、中山公園拍郁金香、景山公園拍牡丹等幾次采風活動中,大家大膽實踐,模仿“崔式模式”,并在實踐中提出了“掏洞”一詞。因為要達到“崔氏模式”,前景的景物要形成一個“洞”狀的結構,從母校中走出去的每個人都是我的親人。并及時地將此技藝改稱為“掏洞模式”非常形象這“崔氏”、“掏洞”,把不少“樂友”都搞糊涂了?在這一周教室的交流活動、總結拍春活動時,我用紙張中間撕出小洞,當場用相機實際拍攝,成功地演示并教會了在場“樂友”如何來操作、掌握這個“模式”(如圖17)。大家還覺得應該有一個比較科學的說法來命名這個模式。我琢磨來琢磨去,覺得這個“模式”,就是運用景深形成虛實,用虛化的花葉做前景來拍攝,和“三虛要領”有共同之處,又有別于“三虛”,是不是可以稱其為“四周虛中間實”模式。這樣“三虛要領”就豐富成“四虛要領”了如何掌握和運用在拍攝中達到“四周虛中間實”?是用長焦鏡頭,還是普通鏡頭?首先,要想達到“四周虛”,勢必前景物要形成一個環狀?;蛘f,四周都有前景物,鏡頭可以從透過“洞”狀空間拍攝主體物(這掏洞一詞就是這么來的)。于是又有人會提出這個環狀“洞”應該多大?其實,“樂友”們在拍攝時間中,有用長焦的,也有用標準甚至廣角鏡頭的,前景物的環狀“洞”也是可大可小的。這取決于你拍什么,用什么鏡頭拍,還有就是你的鏡頭離前景物的環狀“洞”多少距離?我舉個例子:人們可以通過很小很小的鑰匙孔,窺視到房間屋內的人物活動,那是因為人們把眼睛貼近了鑰匙孔才能看到的。這說明只要把鏡頭貼近前景物的環狀“洞”,不大的“洞”就能達到“四周虛”的效果。而且,鏡頭和前景物靠的越近,前景物越虛化使用長鏡頭,雖然也能靠近,達到“四周虛”的效果,那你拍攝的主體物(如拍人)就得離你鏡頭遠一些,因為長焦距鏡頭的視角小。要不就是離前景物環狀“洞”遠一些,那這個“洞”就得大一些了,不然拍不全物體(如拍人)我現在的體會:只要相機鏡頭、公司宣傳片拍攝前景物環狀洞和被攝主體(包括花、人、景)三點成一線。無論單反還是卡片機,甚至手機,處理好了鏡頭與前景物的距離,就能成功獲得“四周虛中間實”的圖片來,當然“三虛”效果更不在話下(17)這一周在俱樂部的交流活動中,大家也提到崔氏或掏洞模式。我用紙張撕出一個雞蛋大小的洞,用標準鏡頭55mm鏡頭試拍,這就是效果圖。如果那張紙是有花葉組成,不就能拍出了“四周虛中間實”效果。在場的樂友們紛紛用自己的相機仿效,也都拍出了效果(18)在今日的編寫博文的過程中,突然想起當年在滬東造船廠拍電焊工時,利用船艙中鋼板的的圓形洞做前景,拍攝電焊工(19)這是1976年在大慶油田采訪女采油工時,透過門窗玻璃拍攝的女工像(20)2006年,在訪問英國愛丁堡時,利用城堡的碉堡洞做前景,拍得的俯瞰城堡外的景色圖。以上三張不就是達到了“四周虛中間實”。只是虛的部分,還虛的不夠(21)其實環狀“洞”就是一個前景。像這張利用橋亭做前景,不也是四周有一個方形“洞”。只是,前景物并不虛。但美化畫面的作用是有的(22)這是在陶然亭利用假山洞做前景拍攝的醉翁亭。看了上述幾張圖片,不難發現“四周虛花中間實”拍什么題材都行,就是要選擇前景,巧用景深,實驗動畫作業6午后趣事虛化前景物,突出主體。